我國造紙業在不斷取得新成就的同時,已然進入了一個技術創新的歷史發展階段。這也是我國造紙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向、調整產業結構、全面提高裝備水平、提升新產品研發質量和效益,實現未來三到五年我國從紙業大國到紙業強國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。我國造紙業只有加快技術創新,才能真正成為高效、節能的良性可持續發展的現代造紙業。
我國造紙企業現階段在技術設備、節能降耗、林紙一體化、設備現代化、新產品研發以及低碳經濟、綠色造紙等方面都要以技術進步和創新來支撐。要在創新上有所突破,必須從管理體制、生產過程、經營理念上全方位突破,否則,我國造紙行業的未來只能是在產值產量上緩慢前行,談不上更大的發展。創新,依然是未來造紙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之源。
近年來,我國紙和紙板產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,而且在生產技術、裝備水平上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,不少大型造紙企業搶抓機遇,以創新謀求發展的更大空間。如在今年造紙行業不是很景氣的情形下,許多企業通過創新而獲得效益的消息不斷傳來。山東亞太森博液體包裝紙板項目開工建設,投產后可年產高檔液體包裝紙板30萬噸、高檔生活用紙12萬噸,這些都是目前造紙行業的高檔產品。芬歐匯川常熟工廠成為江蘇高新技術企業。他們注重產學合作,生產工藝、設備以及管理方法都很先進,人才交流、新技術引入也采用新的模式。與科研院所聯合研發高效節能技術,以回收的廢紙為原料生產出印刷用紙,并通過了FSC、PEFC認證。河南焦作瑞豐紙業采用一項實用新型預浸器底部軸承座技術,對原來預浸器部件改造,縮短了撕裂機維修的時間,提高了工作效率,成為科技創新示范企業。湖南岳陽林紙公司采用“轉型創效”的方法,優化了40萬噸項目中一半產能的產品結構,開發傳真紙、打印紙、復印紙,研發出了具有附加值較高的數碼印刷紙等產品,增加了經濟效益。湖南邵陽著力打造特種紙產業集群,通過對造紙業的整頓治理,規?;潭戎鸩教岣摺L柤垬I以科技創新為支撐,實現產品多元化、差異化和高檔化,不斷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。他們合資建設的高檔食品包裝卡紙項目投產,年產量約為60萬噸,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涂布紙機之一。山東華泰與山東輕工業學院、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聯合開展的“廢紙紙漿關鍵技術研究”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。金東紙業通過技術節能和管理節能,杜絕能源輸送和利用過程中的“跑冒滴漏”,開展了5項系統與設備節能潛力的研究,降低能耗成本效果顯著。金海漿紙積極推進清潔生產,年排放二氧化硫898.9噸,減排二體氧化碳25997.2噸,減少COD(化學需氧量)排放量2178噸,年減少漿料排放1048.96噸,節電80.6萬千瓦時,從源頭上控制,達到節能、降耗、預防污染的多重目的。泉林紙業研發的“秸稈清潔制漿及廢液肥料資源化利用新技術”,降低化肥使用量達10%以上,獲國家2012年發明獎。
上述這些企業的生產設備、生產技術、自動化控制、管理等已達世界先進水平,為全面提升造紙業的整體水平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。實踐再次證明,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,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原動力。創新不但能增效益、降成本,而且可提升造紙行業的核心競爭力。
當前,由于全球經濟低迷,我國經濟發展也受到很大影響,造紙行業整體經濟效益呈下滑態勢,部分造紙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大,拓展市場受阻,但總體狀況尚好。從去年1月至9月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,我國造紙業產量同比增長0.7%,產值同比增長8.88%;去年全年國內造紙用紙漿生產總量約7850萬噸,同比增長1.6%;造紙用紙漿消費量約9350萬噸,同比增長3.4%;紙及紙板生產總量約1.03億噸,同比增長3.7%。去年,亞硫酸鹽木漿進口數量30157.7噸,同比減少60.47%;其他纖維木漿進口數量62347.4噸,同比減少14.4%;其余品種則均顯不同程度的增勢?;瘜W木漿進口增幅最大,進口120.85萬噸,同比增長50.21%;燒堿木漿進口數量988.88萬噸,同比增長16.23%;新聞紙進口9.82萬噸,同比增長806.7%。由于國際市場木漿紙制品價格大幅下降,使得我國木漿紙品進出口數量略增,但總體情況較為平緩。去年1月至11月,我國木漿、廢紙及紙板進口量達4116.45萬噸,同比增長13.33%。雖然我國經濟發展有所放緩,但是造紙行業的整體運行基本平穩,產銷也較為平衡。據業內人士分析,今年,我國造紙及紙制品行業產值繼續保持低增長態勢,增長速度在8%上下,但預計全年紙張生產增速可能會保持在5%左右。
長遠分析認為,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總量的增長,市場對紙張總量的需求相對增加,從而推動了我國紙及紙板的生產總量和消費總量的增長,這為造紙業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。另外,一些中小企業受產能擴張和生產成本增加的影響,不得不加快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以求生存,在某種程度上激發了這些造紙企業的發展潛力。
隨著我國造紙業可持續發展的不斷深入,造紙企業必須以創新為對應。造紙業必須加快新技術的應用,加快淘汰落后裝備的速度、整合資源的速度,優化產品結構,提高裝備水平,降低資源消耗,降低生產成本,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,加大開發新產品的研發力度,以對應市場的變化,增強市場的核心競爭力。